新闻  |   论坛  |   博客  |   在线研讨会
销售中最最重要的技巧,你不得不知的顶级销售秘诀
fight2008 | 2016-07-09 18:20:34    阅读:859   发布文章

导读:在实际销售中面对的最大的、最令人头痛的、最难应付的问题其实就是价格问题。

 

不论是职场小白,还是顶级销售高手,在实际的销售中都不可能绕开价格问题而去达成交易。价格问题从来都是所有商业活动的核心问题,也是所有销售人员业绩的拦路虎。在此之前可以和客户谈价值,谈梦想或未来预期,还可以谈感情,而现在只能老老实实的和客户真刀真枪的讨价还价,让你给出没有最低,只有更低的报价。掌握报价的技巧,是通往销售高手征途上必须打通的最难的关隘。

 

俗话说:没有做不成的买卖,只有谈不拢的价格。我们在销售中经常遇到报价和价格谈判的问题,也常常碰到报过一次后,客户就再也不愿意和联系了。你是否有过曾经被客户在谈价格时被客户逼入死胡同,不得不答应下客户所有的条件?或是纠结,我们利润该设置在哪个点才是最合适的?

 

  我们先将在报价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记录下来:

 

1:报价固定,单一,不论客户是什么具体的需求如何,始终是一个价格。给客户把价格报过去就没有消息了,怎么办?

 

2:报价浮动性太大,没有一个合理的范围,计算公式,让报价的波动很大。让客户感觉报价很随意,没有任何基准,怎么办?

 

3:报价中有太多不确定的元素,如原材料价格变动幅度大,汇率浮动大等,怎么办?

 

4:客户还在不断的跟我们磨降价,总在给出新的目标价格,怎么办?

 

5:客户给出的目标价就是我们成本价,甚至有时候还低于成本价,怎么办?

 

实际销售中我们销售报价中远不止这个5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,如果每一个都罗列出来,几百个都不止。如果朋友们有报价,或销售中的问题,可以联系我一起交流,讨论,我很乐意与朋友们共同交流进步。先对以上5个问题,逐条想解决的方案。

1:报价前我们应该先了解清楚客户的具体需求,如项目信息与进度,规格参数,品质标准,交期,交付方式,付款期限等,价格应该放在最后来商定。100个客户报一个价格,对我们来讲也是不利的。当然,如果您是处于有垄断地位,有绝对定价权的乙方,甲方不管怎样都得买您的产品,那就另当别论了。

  对于陌生的客户第一报价需要谨慎,需要多重报价,让客户可以做选择题。多重报价让客户知道与你谈判余地,这样客户一般在第二轮有很大的机会再来找您来谈的。如果只报一个价格,超出客户目标范围内,客户将不会再与你联系,你就丧失了一次销售的机会。

 

2:报价波动太大,其实是自己对客户和自己公司的业务了解的不够透彻。这需要我们非常清楚知道我们所有的成本,原料,人工,仓储,水电,场地租金,运输,保险,税金,项目成本(客户开发成本,项目特殊要求产生的费用)等;行业合理利润范围,毛利润的红线,

行业基本的报价方式。销售活动客户是最重要的主角,必须充分了解客户的信息,知道客户的目标价格,竞品报价,我们就掌握了主动权。

 

3:引起价格大幅度变动的项目或因素,一定要在报价时备注说明清楚。定义一个波动范围,超出范围,则需要加价。麦当劳,肯德基签订的租赁合同,就清楚的标明了租金会随附近地段的房价或租金的变动而变动。我们很多企业就是因为和国外客户签订合同时没有标明这一点,结果原材料大幅上涨时,又不能违约,结果还是坚持不到原材料跌价的那一天而破产了。

 

4:客户不断磨降价,一方面是我们人情没有做透,没有取得客户的信任。另一面客户还没有看到我们产品的价值,只关注了价格,这个也需要我们去转换客户的这种观念。由于篇幅的原因,我们讲最难的环节,如果朋友们在转换客户观念上有疑问,可以联系我,我解答一定让你满意。

 

5:最后一个问题,其实报价中最难的一个问题,就是客户给出的目标价格接近或低于我们的成本。遇到这个难题,一般的销售就是直接放弃,而销售高手有时可以将这些项目起死回生,打造成盈利的项目。

 

   我曾经就遇到了这样的难题,已经到了要放弃的边缘,可是坚持不懈的努力下,终于取得了突破,对我以后做销售影响很大。如果非要说以上5点都是扯蛋,那么以下的分享可是商业活动的核心,如果您能领悟或已经掌握了这个核心,哪你的一定会有所成就的。

 

  ====华丽丽====的====黄金分割线====

 

项目背景:X公司是网络通讯设备的,采购的批量很大,KK数量级的需求。客户通过一段时间接触以后,耐不住我的“耳鬓厮磨”,告诉了我目标价。我很高兴的把目标价格拿了回来,通过核算各项费用得出总成本,才发现他们的目标价差不多就是我们的成本价,2%的毛利润都不到。而且还是显性成本的叠加,隐形成本还未计算。可把我急坏了,我多次去找了X公司的D总,希望在价格上希望在价格上有点松动。

 

   可是D总很坚决的告诉我:“在价格上绝对没有向上调的空间,往下降价是可以的。我们做不了,大把的人等着做,排队都排到了二里地以外去了。”当时我入职公司有5个月了,考核期也快到了。这段时间一直没有找到有知名度上规模的,高富帅的客户。用我老板的话说就是我找到的客户都是上不了台面的矮矬穷客户,买1块东西,巴不得倒送他们5块钱的赠品。为此没有少被老板叫进办公室里挨批,每次谈完心,老板是心旷神怡了,我那个心里憋屈啊!

 

  这个项目目前成了能让我在公司留下来的唯一希望,我也跟老板把胸脯拍得山响,说:“这个客户一定拿下,您就等着我的好消息吧!”老板听了这句话那仿佛经历千年冰封的脸上,终于露出了一丝难得的笑容。

 

如果再把项目也搞黄了,除了被批的鼻青脸肿,外加打包走人是没有任何悬念的。我前期在这个项目上花费了很多心血,没成想在价格上被卡脖子了。难道真的是天要亡我吗?这一刻我真实的感受到了,商业,销售,职场的无情,它没有丝毫怜悯之心,它的世界只容得下成功者。

 

按照目前客户的目标价报上去,直接就会被老板毙掉。让他做亏本的生意,哪简直比拿刀子割肉还痛苦。而且,X公司的需求量大,哪就是越做的多,越亏的多,到最后公司倒闭都不够赔的。

 

我还在苦苦的思索着,怎么办???从客户那边找方法,想到X公司D总的态度,还是歇歇吧。从公司自身找路子,亏本的生意傻子也不做啊,老板傻吗?这也可以洗洗睡了。从产品本身原材料,制造成本上想办法,也无路可走了。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,焦虑让我的内分泌有点失调,哈哈…,我想着上网放松一下情绪。

 

上网的习惯让我不由自主的打开了,平时经常浏览的网站。手点着鼠标,新打开的网页,总有广告弹出来,它们总是出现在那么醒目的位置。点着鼠标,我隐约有点模糊的感觉,互联网广告这么大的市场,能不能把广告和客户的额产品联系起来呢?我决定尝试一下,等着被扫地出门的感觉可不太好受啊!

 

我必须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,我在本子上记了一下:

 

1:让采购用现有大数量的需求,多找一些关键器件的厂家或渠道谈降价,用乙方杀乙方的方法。这是大部分公司每年都要做的工作,省钱就是挣钱。

 

2:打通客户产品销售的上下游,找一些能提高客户产品销售的亮点,做增值服务。

 

3:要让D总同意在他们的网络通讯产品植入几个链接,或者在登录设置页面或主界面上加入可点击的广告窗口。这一点要写进合同中,那天D总不干了,我们利润的来源就全断了。

4:要逐一询问知名的互联网门户网站,新媒体,互联网创业公司等,让他们有意愿在X公司产品上植入链接或广告。

 

这四个方面的工作又包含了很多细分项目,都不简单哪!其中后两项是我工作的重点,因为我知道前两项带来利润空间是很有限的。看和做真的差别很大,有道是纸上得来终觉浅。我们坐在电脑旁边看,可能总是感觉很简单哪,很容易啊,到自己去的时候,就分不清东南西北了,千头万绪,一件简单的事情,100个人可以做出100个样来。有些顶级销售高手写出来的文章,读者可能感觉没有技术含量。究其原因很多是作者的思路,思维方式没有完整的表达出来,就像我一样,请允许我自我吹嘘一下。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,我们没有去用心理解作者的思想,没有站在当时作者的角度去思考。潜台词就是:“道理我都懂,可我依然还是过不好这一生。”

 

我一边继续加强与D总的关系,D总有“三高”中的两高,高血压,高血脂。我这平时的饮食和生活小常识的短信可没少发,D总手机里面的我的短信可是最多的。平时如果出去吃饭,也注意少点一些高脂肪的菜,减少脂肪和钠盐的摄入。D总喝的牛蒡茶也是由我负责的,没了就给他续上,千万不能断啊。搞到后来,D总后来“嘲笑”我,说我什么时候改行做医生去了,看到我去他办公室就笑着说“Y医生来了”。

 

我告诉D总说:“我有两个朋友现在互联网创业太别艰难,希望我帮忙推广,传播一下。

如果D总与我们的合作,能不能帮忙在产品里面加些内容?当然有个数量限制,不会加太多,影响到X公司任何正常的业务.”

 

D总询问了我加那些内容,说:要综合评估,考虑一下。

 

我看D总还有些犹豫,就说:“如果我们合作顺利,D总也愿意帮忙添加一些内容,我会向公司申请,为X公司下调销售价格的,这个我还是很有把握做到的。”

毕竟和客户或他人的合作是双赢才能长久,总想着损人利己的人,周围的人终究都会离他而去。D总经过了一番考量,还是答应了我要求。

 

与互联网公司那边洽谈,也费了一番周章。因为咱们毕竟不是人民币,可以做到人见人爱,花见花开。前期没有成功的案例,有些公司是持观望态度,说达到了一定数量级再来找他们。但是X公司产品销量很大,品牌知名度也比较高,有5家公司有合作的意向,接下来就涉及到谈网络广告计费的问题了。网络广告计费主要有3中模式:

A 按展示计费

B 按行动计费

C 按销量计费

这一块就不做太多的表述,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加群联系我,我们一起探讨,很多资料可以分享。我通过结合行业的规律来推算,只要我们的产品达到一定的出货数量,在终端用户那里使用开来,就可以持续开始盈利了,因为这种植入基本上是不可删除的。

 

我将项目的运作模式做成手册,向老板做了详细汇报,如何将一个巨亏的项目运作成未来可持续优质项目。这不断可以增加公司的经营范围,拓宽公司业务边界,还可以优化公司的利润结构和盈利模式。看着老板崇拜的眼神,我知道的“饭票”拿到了,以后的主动权在我手上,小小的哆嗦了一下。

 

 

 

国际惯例   美女镇楼

 

 

 

如果您在职场,销售,创业中遇到什么困难,有兴趣,想继续提升自己,可以来我群里交流。我们的QQ交流群是259-796-878】,验证码:海风

*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,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,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。

参与讨论
登录后参与讨论
fight2008  2016-07-09 18:21:31 

纯干货的分享

推荐文章
最近访客